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加强大数据资源管理,保障数据安全,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山东省于2021年颁布了《山东省大数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本文将从《条例》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条例》出台背景
1. 国家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这些政策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
山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山东省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为推动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山东省有必要出台相关法规予以规范。
3. 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二、《条例》主要内容
1. 明确大数据资源管理职责
《条例》明确了省、市、县三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大数据资源管理中的职责,确保大数据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2. 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共享等环节
《条例》对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共享等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等活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3. 强化数据安全保护
《条例》明确了数据安全保护的责任主体,要求企业、个人等数据主体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损毁等风险。
4. 保障数据开放共享
《条例》鼓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开放数据资源,推动数据共享,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5. 建立健全大数据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条例》要求政府建立健全大数据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条例》实施意义
1. 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条例》的出台,有助于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2. 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条例》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 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条例》要求政府加强大数据资源管理,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4. 增强企业竞争力,助力企业“走出去”
《条例》的出台,有助于企业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提高企业竞争力,助力企业“走出去”。
山东大数据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新时代背景下,山东省将继续深化大数据产业发展,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