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数据产业空间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正成为创新引擎,引领经济新蓝海。本文将从大数据产业空间的概念、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大数据产业空间的概念
大数据产业空间是指以大数据为核心,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产业集聚、创新活跃、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经济空间。大数据产业空间具有以下特点:
1. 产业集聚:大数据产业空间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多元主体紧密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2. 创新活跃:大数据产业空间内,创新资源丰富,企业、研究机构等主体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
3. 辐射带动力强:大数据产业空间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二、大数据产业空间的发展现状
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全球大数据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据《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700亿元,同比增长30.3%。
2.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我国大数据产业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大数据产业空间格局。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大数据产业空间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大数据产业空间的发展趋势
1. 产业融合加速:大数据产业将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 区域协同发展:大数据产业空间将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圈。
3. 应用场景拓展:大数据产业空间将拓展应用场景,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更多服务。
4. 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大数据产业空间将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全球大数据产业的重要力量。
大数据产业空间作为创新引擎,正引领经济新蓝海。面对大数据产业空间的发展机遇,我国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加强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融合,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 国家统计局.(2019).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