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已成为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要资源。大数据审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模式,在提高审计效率、拓展审计范围、提升审计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浙江大学大数据审计为例,探讨大数据审计的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以期为我国审计改革提供借鉴。
一、浙江大学大数据审计的发展现状
1. 建设大数据审计平台
浙江大学依托自身科研实力,建设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大数据审计平台。该平台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 探索大数据审计方法
浙江大学在大数据审计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创新性的审计方法。如基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审计方法,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准确分析,提高了审计效率。
3. 拓展大数据审计应用
浙江大学将大数据审计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财务审计、合规审计、绩效审计等。通过大数据审计,揭示了诸多潜在风险和问题,为我国审计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大数据审计的优势
1. 提高审计效率
大数据审计通过海量数据快速分析,实现了审计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
2. 拓展审计范围
大数据审计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拓展了审计范围,使得审计工作更加全面、深入。
3. 提升审计质量
大数据审计能够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提高审计质量,为我国审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 促进审计改革
大数据审计为我国审计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
三、大数据审计的挑战
1. 技术挑战
大数据审计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先进的技术支持,这对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2. 数据安全挑战
大数据审计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成为一大挑战。
3. 人才短缺挑战
大数据审计需要具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而目前我国此类人才相对短缺。
浙江大学大数据审计在推动我国审计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大数据审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应加大对大数据审计的研究和投入,培养大数据审计人才,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推动我国审计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永强,大数据审计: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2] 张晓亮,大数据审计在我国审计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2019(4):1-10.
[3] 李晓红,大数据审计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J],中国审计,2018(1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