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将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投入,加快布局。本文将从我国大数据基建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大数据基建现状

中国大数据基建数字经济的基石与未来展望  第1张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明确大数据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

2.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我国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据《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数据中心数量超过50万个,服务器规模超过1500万台。

3.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全球大数据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据《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23.4%。

4. 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大数据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革。以金融行业为例,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信用评估、反欺诈等领域。

二、我国大数据基建面临的挑战

1. 数据资源整合难度大

我国数据资源分散,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资源整合难度大。这导致大数据应用效果受限,难以发挥数据资源的最大价值。

2. 人才短缺

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但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据《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我国大数据人才缺口达200万人。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大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平衡数据开放与安全,成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我国大数据基建未来展望

1. 加强数据资源整合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数据资源整合力度,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促进数据资源合理利用。

2. 培养大数据人才

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政府、高校和企业应共同参与,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

3. 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安全监管。提高公众数据安全意识,共同维护数据安全。

4. 深化大数据应用

进一步拓展大数据应用场景,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为核心,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基建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挑战,我国应抓住机遇,加快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