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大数据建设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大数据建设的背景、意义、挑战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大数据建设的背景
1. 信息时代的大幕开启
21世纪,人类已迈入信息时代,信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数据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2. 全球竞争态势加剧
在全球范围内,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大数据研发和应用力度,以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我国若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大数据建设步伐。
二、大数据建设的意义
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大数据建设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美元。
2.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政府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众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3. 促进科技创新
大数据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手段。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推动产业升级。
三、大数据建设的挑战
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涉及大量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一大挑战。我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2. 数据质量与标准化
大数据建设需要高质量、标准化的数据支持。当前我国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标准化程度较低,制约了大数据应用的发展。
3. 人才短缺
大数据建设需要大量具备数据分析、挖掘、应用等方面能力的专业人才。我国大数据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大数据建设的应对策略
1. 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采取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2. 提高数据质量与标准化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提高数据质量,推进数据标准化。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政府、高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培养大数据领域专业人才。鼓励企业引进海外高端人才,为大数据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大数据建设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引擎。面对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推动大数据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刚,李明.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8,34(6):1-4.
[2] 李晓亮,王丽君,张慧. 大数据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7,27(6):1-5.
[3] 国际数据公司(IDC). 全球大数据市场预测报告(2017-2021)[R].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