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事故的预防与治理工作越来越依赖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大连市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交通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大数据助力下,仍发生了一些令人痛心的车祸。本文以大连大数据车祸为例,探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更好地预防交通事故。

一、大连大数据车祸案例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车祸反思以大连大数据车祸为例  第1张

1. 车祸背景

2019年6月,大连市某路段发生一起严重车祸,造成多人伤亡。事故发生后,大连市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展开调查。通过对事故现场、车辆、驾驶员等多方面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此次事故与大数据监控存在一定关联。

2. 数据分析

(1)道路监控数据:通过分析事故发生时段的道路监控数据,发现事发路段在该时间段内车流量较大,且存在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2)驾驶员数据:调查发现,肇事驾驶员存在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3)车辆数据:事故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如制动系统故障等。

3. 事故原因

(1)大数据监控不足:事发路段虽然安装了监控设备,但监控范围有限,无法全面覆盖事故发生区域。

(2)数据共享不畅: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不畅,导致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3)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肇事驾驶员缺乏安全意识,忽视交通法规。

二、大数据时代下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1. 完善大数据监控系统

(1)扩大监控范围: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增加监控设备,实现全面监控。

(2)提高监控质量:提升监控设备性能,提高监控数据准确率。

(3)加强数据共享: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提高事故预警能力。

2. 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

(1)开展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2)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震慑作用。

(3)完善考核机制:将驾驶员安全驾驶情况纳入考核,提高驾驶员的责任感。

3. 优化车辆安全管理

(1)加强车辆检验:严格执行车辆检验制度,确保车辆安全性能。

(2)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车辆安全管理。

(3)推进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研发新型安全装备,提高车辆安全性能。

大数据时代为我国交通事故预防与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我们也要看到大数据在预防交通事故方面的局限性。只有从完善监控、强化意识、优化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预防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晓亮,李晓波. 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事故预测与预警研究[J]. 交通信息与控制,2018,25(2):1-7.

[2] 王宇,刘畅. 大数据技术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交通信息与控制,2017,24(6):89-93.

[3] 胡晓光,张伟. 大数据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交通安全与交通管理,2016,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