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大数据配合机制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将从大数据配合机制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大数据配合机制的定义与特点

大数据配合机制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第1张

1. 定义

大数据配合机制是指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等环节,通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协作,共同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2. 特点

(1)跨界融合。大数据配合机制强调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创新驱动。大数据配合机制注重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3)协同发展。大数据配合机制强调多方协作,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4)数据安全。在大数据配合机制中,数据安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二、大数据配合机制的应用领域

1. 智慧城市。大数据配合机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

2. 金融行业。大数据配合机制有助于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流程、拓展业务领域。

3. 医疗健康。大数据配合机制在医疗健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疾病预测、个性化诊疗、药品研发等。

4. 农业现代化。大数据配合机制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 教育领域。大数据配合机制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三、大数据配合机制的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配合机制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2. 政策支持。政府将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大数据配合机制发展。

3. 行业应用。大数据配合机制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制造、物流运输、能源管理等。

4. 数据共享。在大数据配合机制中,数据共享将更加开放、透明,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 安全保障。随着数据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大数据配合机制将更加注重安全保障,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大数据配合机制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未来,大数据配合机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此,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大数据配合机制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德毅.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3):231-241.

[2] 张晓刚,陈志刚. 大数据产业政策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8,(4):54-61.

[3] 刘洪玉,王志刚.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治理与安全[J]. 通信世界,2016,(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