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并非净土,色情、淫秽等不良信息屡禁不止,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危害了社会风气。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治理,大数据扫黄行动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探讨大数据扫黄原理,以期为我国网络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一、大数据扫黄原理
1. 数据采集
大数据扫黄行动首先需要对网络空间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平台、论坛等渠道,收集与色情、淫秽等不良信息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2. 数据清洗
采集到的数据量庞大,且包含大量噪声。为了提高数据质量,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清洗过程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删除无关信息、纠正错误数据等。通过清洗,确保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 特征提取
在数据清洗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大数据分析的核心环节,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与色情、淫秽等不良信息相关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关键词、语义、图像特征等。
4. 模型训练
将提取出的特征作为输入,训练分类模型。分类模型分为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两种。监督学习需要大量标注数据,无监督学习则无需标注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5. 实时监测
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实际场景,对网络空间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时监测是大数据扫黄的关键环节,可以提高打击效果。
6. 打击处理
对于监测到的色情、淫秽等不良信息,进行打击处理。打击处理包括封禁账号、删除信息、追责追究等。通过打击处理,净化网络环境。
二、大数据扫黄的优势
1. 提高打击效率
与传统的人工排查相比,大数据扫黄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不良信息,提高打击效率。
2. 降低人力成本
大数据扫黄可以减少人工排查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
3. 提高打击效果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色情、淫秽等不良信息的传播规律,提高打击效果。
4. 保障网络安全
大数据扫黄有助于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安全。
大数据扫黄行动是我国网络治理的重要举措。通过数据采集、清洗、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实时监测和打击处理等环节,可以有效打击色情、淫秽等不良信息。未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扫黄将在我国网络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华,李明. 大数据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2018,8(2):45-50.
[2] 王刚,赵磊. 大数据时代网络治理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信息安全,2019,(2):8-12.
[3] 李强,刘洋. 大数据扫黄:技术手段与治理模式[J]. 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7,(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