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规范大数据产业发展,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我国多地开始探索大数据立法。江苏省作为我国大数据产业的重要基地,于2022年颁布了《江苏省大数据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本文将围绕《条例》的内容,探讨其立法背景、主要特点和实施意义。
一、立法背景
1. 国家层面政策推动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大数据创新应用。如《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大数据立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江苏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
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大数据领域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江苏率先出台大数据立法,旨在构建法治保障,护航数据时代发展。
二、主要特点
1.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条例》明确要求,数据处理者应当依法取得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储存个人信息。对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安全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如采取技术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建立健全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
2. 促进数据开放共享
《条例》鼓励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依法开放共享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明确了数据开放共享的原则和程序,保障数据资源的合法、合理、有序开放。
3. 严格规范数据处理行为
《条例》对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处理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要求数据处理者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遵循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等原则,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4. 强化数据安全监管
《条例》明确了数据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要求监管部门加强对大数据产业的监管,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监管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数据安全风险。
三、实施意义
1. 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益
《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助于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益,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 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条例》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有助于规范大数据市场秩序,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3.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其发展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挖掘大数据潜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江苏大数据立法的实施,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