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色情信息泛滥,严重侵蚀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了打击网络色情犯罪,海口市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扫黄打非工作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海口大数据扫黄工作入手,探讨科技助力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安宁城市的现实意义。
一、海口大数据扫黄工作概述
1. 工作背景
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众多,互联网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网络色情犯罪也日益猖獗。为有效打击网络色情犯罪,海口市决定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扫黄打非工作。
2. 工作措施
(1)构建大数据平台。海口市依托现有资源,搭建了覆盖全市的网络色情信息监测、预警、处置一体化大数据平台。
(2)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爬虫技术,实时采集互联网上的色情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色情信息进行分类、识别、预警。
(3)联合执法。海口市公安机关与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打击网络色情犯罪。
(4)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网络色情犯罪的防范意识。
二、海口大数据扫黄工作成效
1. 打击力度加大。自大数据扫黄工作启动以来,海口市共查处网络色情犯罪案件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
2. 网络环境净化。通过大数据技术,有效遏制了网络色情信息的传播,净化了网络环境。
3. 社会风气好转。海口市大数据扫黄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三、科技助力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安宁城市
1. 提高治理效能。大数据技术在扫黄打非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执法部门的治理效能,实现了对网络色情犯罪的精准打击。
2. 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打击网络色情犯罪,净化网络环境,有助于构建和谐安宁的社会氛围。
3. 增强公众安全感。大数据扫黄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提高了公众安全感。
海口市大数据扫黄工作为我国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加强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安宁的城市。要关注网络色情犯罪的新动向,不断创新打击手段,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