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风险和挑战。为了确保大数据的安全与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制定了大数据保障计划。本文将从大数据保障计划的背景、内容、实施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大数据保障计划的背景

构建大数据保障体系,护航数字时代安全与发展  第1张

1. 国家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为大数据保障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政策依据。

2. 大数据安全风险日益凸显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泄露、滥用、篡改等安全风险日益凸显。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数据泄露导致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我国政府和企业纷纷意识到大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加大了保障计划的研究和制定力度。

二、大数据保障计划的内容

1. 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大数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据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共享、销毁等环节的法律责任,为大数据保障提供法律依据。

2. 技术保障体系

加强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提高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技术水平,降低数据泄露、滥用等风险。

3. 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大数据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大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为大数据保障提供人才支持。

4. 监管体系

加强大数据监管,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监管机制,对大数据企业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5. 应急预案体系

制定大数据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数据泄露、篡改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大数据保障计划的实施与挑战

1. 实施策略

(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大数据保障计划的总体目标、任务和措施。

(2)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数据保障计划的实施。

(3)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大数据安全保障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2. 挑战

(1)法律法规滞后: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现有法律法规难以满足大数据保障需求。

(2)技术瓶颈:大数据安全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部分技术尚不成熟。

(3)人才短缺:大数据领域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大数据保障需求。

(4)企业自律意识不足:部分企业对数据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数据泄露、滥用等行为。

大数据保障计划是我国数字时代安全与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大数据安全风险和挑战,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大数据保障计划的实施。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技术研发、培养人才、加强监管等措施,确保大数据安全,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