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战略,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规划大数据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大数据规划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数据规划背景

大数据时代规划与发展路径探析  第1张

1. 全球大数据发展态势

在全球范围内,大数据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160ZB,其中,我国数据总量将达到48ZB,位居全球第二。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各国纷纷抢抓这一战略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2. 我国大数据发展政策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将其纳入国家战略。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明确了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2017年,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大数据发展现状

1.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约40%。预计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

2.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大数据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智慧城市、智能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以智慧城市为例,大数据在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

3. 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数据人才队伍逐步壮大。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大数据相关学科在校生人数达到60余万人,其中本科生35万人,研究生25万人。

三、大数据发展存在的问题

1. 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尽管我国大数据发展战略已经明确,但在顶层设计方面仍存在不足。如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标准体系不完善等。

2.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部分数据资源仍处于封闭状态,难以共享。

3. 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

大数据人才队伍虽逐年壮大,但与产业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高端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基层应用型人才不足。

四、大数据发展未来方向

1. 完善顶层设计

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制定数据共享、开放、交易等政策;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大数据产业规范化发展。

2. 加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参与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数据价值。

3.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大数据复合型人才;提高大数据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紧密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合理规划大数据发展,努力实现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