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本文将从大数据政策背景、政策内容、政策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大数据政策背景
1.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在全球范围内,大数据已成为各国争夺科技创新制高点的关键领域。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的支持力度。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亟需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
2.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58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万亿元。大数据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为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这些政策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数据政策内容
1. 加强顶层设计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顶层设计,明确了大数据产业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加快构建大数据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企业。
2.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的支持力度。例如,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超过1000亿元。
3. 优化政策环境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大数据产业发展门槛,优化市场环境。如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4. 推动产业创新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大数据技术创新。如设立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5. 促进产业应用
政府引导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在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如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三、大数据政策成效
1.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业链逐步完善。据《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大数据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30%。
2.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我国大数据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企业在大数据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
3. 产业应用广泛深入
大数据在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不断涌现。
4. 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
我国大数据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提升,部分企业已进入全球大数据产业链高端环节。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在全球大数据产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大数据政策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应用广泛深入、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大数据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