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大数据的应用。海关作为国家重要的进出境监督管理部门,肩负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我国海关大数据发展迅速,为智慧通关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一、海关大数据的发展背景
1. 政策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大数据在海关领域的应用。例如,《“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智慧海关建设,提高通关效率。
2. 技术进步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海关大数据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大数据技术,海关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挖掘和分析,提高监管效能。
3. 国际趋势
全球海关部门都在积极拥抱大数据技术,推动智慧通关。例如,世界海关组织(WCO)提出了《全球供应链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等指导性文件,推动了全球海关数据共享。
二、海关大数据的应用领域
1. 通关效率提升
海关大数据可以实现对进出口货物、运输工具、监管场所等信息的实时监控,提高通关效率。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货物通关时间,合理安排通关作业,减少企业等待时间。
2. 监管风险防控
海关大数据可以帮助监管部门识别和防控风险。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3. 信用体系建设
海关大数据可以用于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对企业、个人等主体进出口行为的数据分析,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促进诚信经营。
4. 服务优化
海关大数据可以帮助优化服务水平。通过分析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通关服务,提高企业满意度。
三、海关大数据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1. 挑战
(1)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应用过程中,涉及大量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如何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成为一大挑战。
(2)数据质量与标准化
海关数据来源广泛,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大数据应用的准确性。
(3)人才短缺
大数据应用需要专业人才,而我国海关领域大数据人才相对匮乏。
2. 对策
(1)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度,确保数据在采集、存储、使用、传输等环节的安全。
(2)提高数据质量与标准化
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推动数据标准化,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优质数据资源。
(3)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为海关大数据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海关大数据作为新时代智慧通关的驱动力,在提升通关效率、防控监管风险、优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发展过程中的挑战,我国海关应积极应对,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海关领域的深入应用,为建设智慧海关、服务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信息化规划(2016-2020年)
[2] 世界海关组织:《全球供应链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体系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