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数据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明确提出要“统筹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本文将从政策背景、产业现状、发展策略等方面对统筹大数据产业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将大数据纳入绿色金融体系。2018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大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产业现状
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700亿元,同比增长30.3%。预计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2. 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大数据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工业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大数据产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链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
三、发展策略
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政府应制定完善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 深化产业融合,拓展应用领域。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大数据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产业附加值。
3. 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持大数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提升我国大数据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 加强人才培养,夯实产业基础。加大对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产业合作。举办大数据产业论坛、峰会等活动,促进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统筹大数据产业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