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大数据采集出境,不仅能够推动我国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地位,还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大数据采集出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大数据采集出境的背景、机遇、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数据采集出境的背景
1.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据《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700亿元,同比增长20.9%。在全球大数据产业中,我国已成为重要一员。
2. 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等环节。如《“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为大数据采集出境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大数据采集出境的机遇
1. 提升国际竞争力
大数据采集出境有助于我国企业获取全球优质数据资源,提升我国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竞争力。通过分析全球数据,我国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2. 促进产业升级
大数据采集出境有助于我国企业实现产业升级。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企业可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3. 拓展国际合作
大数据采集出境有利于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通过与国际巨头合作,我国企业可以掌握更多行业话语权,提升国际地位。
三、大数据采集出境的挑战
1. 数据安全风险
大数据采集出境涉及海量数据,一旦泄露或被恶意利用,将给我国国家安全、企业和个人隐私带来严重威胁。
2. 法律法规障碍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方面存在差异,法律法规障碍成为大数据采集出境的制约因素。
3. 技术标准不统一
大数据采集出境需要统一的国际技术标准,但目前全球技术标准尚未形成,给我国企业带来一定困扰。
四、应对策略
1. 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我国应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确保数据采集出境过程中的安全。
2.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大数据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降低法律法规障碍。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应加强与国际大数据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大数据产业整体竞争力。
大数据采集出境是我国信息时代的重要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抓住这一机遇,实现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跨越式发展。